丝绸之路:从长安到天山全攻略 | 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特辑
五年前,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五年后的今天丝路君带你重新走上这条千年古道什么是丝绸之路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之间,连接中国和河中地区(即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区域)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存在着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路线,这一路线就是丝绸之路。——李希 ...
五年前,2014年6月22日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
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
五年后的今天
丝路君带你重新走上这条千年古道
什么是丝绸之路
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之间,连接中国和河中地区(即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区域)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存在着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路线,这一路线就是丝绸之路。
——李希霍芬和学生蒂森《中国:亲身旅行之成果和据此所作的研究》1887
——丝绸之路大辞典 周伟洲著
——中国学者
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对话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
——中国学者
丝绸之路是一个相互联系的道路网络,连接了古代东方社会、南亚、中亚和西亚以及地中海地区。它对世界许多伟大文明的发展通过促进技术和观念的交流,重塑已知世界而做出了贡献。这一道路系统是世界远距离交流网络的杰出代表”
——Tim Williams丝绸之路主题研究 2011
“丝绸之路”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古代欧亚大陆间以丝绸为大宗贸易的、开展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是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它以中国长安/洛阳为起点、经中亚向西到达地中海地区、向南延伸至南亚次大陆,分布于横跨欧亚大陆东西长约10000公里、南北宽约3000公里的区域内,是人类历史上交流内容最丰富、交通规模最大的洲际文化线路”
——丝路申遗文本 2013
“丝绸之路”定义的共同点在于认同亚欧大陆之间在古代存在的连接各个重要文明的商贸和交流道路网络,促进了古代沿线各个文明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
“丝绸之路”兴起于世界古典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公元前2 世纪~公元2世纪), 罗马、安息、大夏-贵霜、中国汉朝等大帝国在地中海沿岸到太平洋之间形成了一条不间断的文明地带,分别和四周的草原游牧民族不断发生着碰撞与融合,形成了积极的互动关系。随着诸帝国文明的扩展,他们之间的沟通需求进一步增强,公元前138年的张骞出使西域事件, 代表着汉朝官方凿空帕米尔高原东西两侧的文明交流孔道,促成了整个亚欧大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广泛的文化交往。这一创举不仅有利于以丝绸为大宗贸易的、物品广泛的商业活动,也促进了亚欧大陆上公元前2世纪~公元16世纪中不同文明与文化间在思想、技术、知识和制度方面的交流与传播,并在公元6~12世纪最为兴盛——特别是在中国隋唐、萨珊波斯、印度、阿拉伯、拜占庭等大帝国及古代突厥汗国之间。特别是,佛教、基督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都在“丝绸之路”上获得长距离传播——宗教因此而成为联系亚欧大陆诸文明与文化的强有力的纽带。公元13世纪蒙古帝国的崛起,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亚洲大陆的政权格局,再度促成了亚欧大陆洲际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昌盛局面。
因此,“丝绸之路”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贸易、宗教、技术交流的文化线路,其整体意义超过其所有组成部分之和:它汇聚了古老的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阿拉伯文明与希腊-罗马文明、中亚文明以及其后的诸多文明,沟通了亚欧大陆上游牧民族与定居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成了人类历史上多元文化的发展。它作为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在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交流史上拥有无可比拟的影响与突出的地位,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上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大而杰出的贡献。
丝绸之路路线走向
沙漠丝路全长10000多公里,分东、中、西3段。
东段:自长安至敦煌,较之中西段相对稳定,但长安以西又分3线:
③中线与南线在天水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至姑臧。南线补给条件虽好,但绕道较长,因此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
中段:敦煌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或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
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一路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随北山,西行至疏勒(今喀什)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咸海间)。北道上有两条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至南道的于阗;一是从龟兹(今库车)西行过姑墨(阿克苏)、温宿(乌什),翻别迭里山口,经赤谷城(乌孙首府),西行至怛罗斯。
由于南北两道穿行在白龙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条件恶劣,道路艰难。东汉时在北道之北另开一道,隋唐时成为一条重要通道,称新北道。原来的汉北道改称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经伊吾(哈密)、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萨尔)、轮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碎叶(托克马克)至怛罗斯。
丝路西段: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历史上的国家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因而路线常有变化,大体可分为南、中、北3道:
①南道由葱岭西行,越兴都库什山至阿富汗喀布尔后分两路,一西行至赫拉特,与经兰氏城而来的中道相会,再西行穿巴格达、大马士革,抵地中海东岸贝鲁特,由海路转至罗马;另一线从白沙瓦南下抵南亚。
②中道(汉北道)越葱岭至兰氏城西北行,一条与南道会,一条过德黑兰与南道会。
↓ 丝绸之路示意图和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33处遗址点 ↓
(可点击放大观看)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由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整个丝绸之路的起始路段与分布于天山山脉地区的交通路网组成,是“丝绸之路”中地位特别突出、交通距离特长、交流内容极为丰富、影响力非常深远、旅途景观尤为壮美多彩的组成部分。
构成:长安/ 洛阳、河西走廊、天山山脉地区,路网跨距近5000公里、总长达8700多公里,18个世纪的历史,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3国境内。
遗产点分类及各点概况
遗产点按照价值类型分为中心城镇遗迹11处,商贸聚落遗迹6处,交通及防御遗迹7处,宗教遗迹7处,关联遗迹1处,五大类型。
价值特征类型 | 遗产点 | 国家/省份 |
中心城镇遗迹 |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 中国(陕西) |
汉魏洛阳城遗址 | 中国(河南) | |
中国(陕西) | ||
中国(河南) | ||
高昌故城 | 中国(新疆) | |
交河故城 | 中国(新疆) | |
北庭故城遗址 | 中国(新疆) | |
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 |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 | |
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 | |
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 | |
开阿利克遗址 | 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图州) |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公元前2 世纪~公元1世纪丝绸之路开拓时期第一个起点城市的政权中心,揭示了中国西汉帝国都城城市文化和文明发展水平,见证了西汉帝国对丝路开创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位置:西安市未央区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08:00 - 18:00
未央宫前殿遗址
汉长安城少府遗址 (摄影:苟秉宸)
汉魏洛阳城遗址
丝绸之路发展时期的东方起点城市,代表了东汉至北魏历代中原王朝的文明与文化特征,见证了北魏时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大融合所促生的独特城市文化,展现了城市形制的跨区域、跨时间交流,展现了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和本土化过程。
位置:洛阳城东15公里
是否对外开放:否
公元 7~10 世纪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之一的政权中心,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帝国的文明水平及其礼制文化特征,见证了唐帝国对丝绸之路鼎盛的重要推动。
位置:西安市未央区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旺季:60元,淡季:48元
开放时间:09:00 - 18:00
公元 7 ~ 10 世纪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之一的城区主入口,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帝国的文明水平,展现了唐代都城城市文化的礼制特征及其影响力,并与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商贸往来具有密切关联。
位置:洛阳市洛龙区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0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
高昌故城
公元前1世纪~公元14世纪吐鲁番盆地的第一大中心城镇,天山南麓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见证了中原王朝对丝路开创与繁荣所起的重要推动和保障作用,见证了古代西域地区高昌国、高昌回鹘王国等文明,展现了城市文化、建筑技术、多种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鲁番盆地的交流传播。
位置:吐鲁番市高昌区三堡乡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70元
开放时间:9:30-20:30(4月21日-10月20日) 10:00-18:30(10月21日-次年4月20日)
摄影:王金
摄影:孙志军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于新疆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村一带,地处东天山南麓,东距高昌故城37公里,是公元前2世纪公元-14世纪丝绸之路上吐鲁番盆地的重要的中心城镇。在公元前1世纪,交河故城发展成为西域古国车师前国的国都,此后历为高昌国、唐西州、高昌回鹘王国等下辖的交河郡或交河县。而在公元640年唐开始在此设立安西都护府,成为唐王朝经营天山南麓乃至西域广大地区的重要行政、军事、交通、宗教中心。故城遗产区面积为680.33公顷主要包括城址、沟北墓地和沟西墓地、以及城址和墓葬中的大量岀土文物。主要分布于雅尔乃孜沟中约30米高台上,以及西侧、和北侧的台地上。形成居址和墓葬分开的格局。故城废弃于14世纪。
位置:位于新疆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村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70元
开放时间:9:30-20:30(4月21日-10月20日) 10:00-18:30(10月21日-次年4月20日
摄影:王金
摄影:金炜
北庭故城遗址
公元7~14世纪天山以北地区的重要军政中心和交通枢纽,见证了唐帝国“都护府”等边疆管理模式及其对丝路交流的保障,见证了古代西域地区高 昌回鹘等文明,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有关城市文化、 建筑技术、佛教和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位置:吉木萨尔县城北二十公里处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48元
开放时间:9:00-20:00
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
公元7~10世纪楚河谷的重要中心城镇,西突厥、 突骑施汗国和葛逻禄汗国的首都,在中亚的政治历 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是唐“安西四镇”之一,是唐朝的主要边境要塞之一。展现了与中亚西部和新疆地区相同的建造和建筑技术。
位置: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
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中世纪时期楚河流域最大的城市之一,喀喇汗国分 裂后形成的东汗国的首都之一,是该地区在中世纪 盛期的6 世纪到7 世纪时城市新发展的典型例子,受到政治、经历和社会变化的影响。巴拉沙衮城的 历史是新的文化现象的见证,包括不同书写系统的 广泛应用,古突厥文学的发展,以及伊斯兰艺术的传入。虽然喀喇汗国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容忍其他 宗教的存在。
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开阿利克
卡鲁克国是喀喇汗国突厥-卡鲁克人的独立王国。在13世纪中期,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出的大使鲁布鲁克(Guillaume de Rubrouck) 在出访蒙古汗国的途中参观了开阿利克城,他把这座城市描述为大的贸易中心。
位置: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
价值特征类型 | 遗产点 | 国家/省份 |
商贸聚落遗迹 | 塔尔加尔遗址 | 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图州) |
阿克托贝遗址 | 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州) | |
库兰遗址 | 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州) | |
奥尔内克遗址 | 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州) | |
阿克亚塔斯遗址 | 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州) | |
科斯托比遗址 | 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州) |
塔尔加尔
塔尔加尔遗址发现的文物证实了该地区在中世纪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联系。来自中国、伊朗、印度、日本的产品通过丝绸之路被带到这座城市。
位置: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
阿克托贝遗址
贸易和文化价值观传播的一个独特的例子,楚河和塔拉斯山谷的游牧与农耕文明交汇地。
位置: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
库兰遗址
在中国的探索者张骞的西行路线指南和唐朝的历史中,库兰城被称为“Tzui-lan”,天山山脚进入塔拉斯河谷的游牧与农耕文明交汇地。
位置: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
奥尔内克遗址
丝绸之路上的奥尔内克城(也作Kulshub)作为突厥部落兴起,后来发展为城市,成为游牧民族和定居者之间价值交流的的桥梁。
位置: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
阿克亚塔斯遗址
阿克亚塔斯考古建筑群是一个建筑风格远距离传播的例子。与阿克亚塔斯的宫殿的独特布局类似的宫殿出现在中东的建筑中。阿克亚塔斯宫殿在建造时有阿拉伯建筑师的参与,带有中东的建筑传统。
位置: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
科斯托比遗址
它和中亚地区城市如阿夫拉西阿卜和瓦拉赫沙等其他著名城市的考古挖掘文物和发现接近。所有建筑都可以追溯到9 到10 世纪,表明了丝绸之路沿线的塔拉斯河谷城市的文化和商业关系的存在。
位置: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
价值特征类型 | 遗产点 | 国家/省份 |
交通及防御遗迹 |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 中国(河南) |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 中国(河南) | |
锁阳城遗址 | 中国(甘肃) | |
悬泉置遗址 | 中国(甘肃) | |
玉门关遗址 | 中国(甘肃) | |
克孜尔尕哈烽燧 | 中国(新疆) | |
卡拉摩尔根遗址 | 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图州) |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汉帝国设立在中原地区护卫都城、以及自洛阳西行必经的重要关隘遗存,控制洛阳盆地及关中盆地之间交通,见证汉帝国交通管理制度、防御制度。
位置:位于新安县城东500米的东关村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40元
开放时间:9:00- 17:30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位置:位于河南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800米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免费
锁阳城遗址
位置: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70元
开放时间:8:30—18:00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是公元前2 世纪- 公元3 世纪汉帝国设立在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驿站遗址,位于祁连山支脉火焰山北麓戈壁。作为保存至今的珍贵汉代驿站遗址,遗址格局完整,出土大量汉文简牍文书,记载了汉帝国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邮驿制度,见证了其对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保障。
位置: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东60公里
是否对外开放:否
门票:免费
摄影:吴健
玉门关遗址
公元前2 世纪- 公元3 世纪汉帝国设立在河西走廊地区西端最重要的关隘遗存,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作为丝绸之路上至今保存最好、类型最完整、规模足够大的关隘遗存,其见证了汉帝国的交通管理制度、烽燧制度与长城防御制度。
位置: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40元
开放时间:8:00—18:00
克孜尔尕哈烽燧
公元前2世纪- 公元3世纪汉帝国设立在天山南麓交通沿线的军事警戒保障设施,作为西域地区丝绸之路交通沿线诸多烽燧中至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代表性烽燧,其见证了汉帝国烽燧制度。
位置:库车县依西哈拉乡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15元
开放时间:10:00-19:00
卡拉摩尔根遗址
从七河地区到达哈萨克斯坦中部和北部地区最近、最方便的贸易路线途径卡拉摩尔根城。这是最直接的路线。卡拉摩尔根是丝绸之路巴尔喀什部分的重要中转站,丝绸之路自此向西通往哈萨克斯坦中心地区,然后到达东欧。
位置: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
价值特征类型 | 遗产点 | 国家/省份 |
克孜尔石窟 | 中国(新疆) | |
苏巴什佛寺遗址 | 中国(新疆) | |
炳灵寺石窟 | 中国(甘肃) | |
麦积山石窟 | 中国(甘肃) | |
彬县大佛寺石窟 | 中国(陕西) | |
大雁塔 | 中国(陕西) | |
小雁塔 | 中国(陕西) | |
兴教寺塔 | 中国(陕西) | |
关联遗迹 | 张骞墓 | 中国(陕西) |
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是3-9世纪开凿于天山南麓古龟兹地区的佛教石窟寺,是西域地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洞窟类型最齐备、影响广泛的佛教石窟寺遗存。它既是龟兹石窟的代表,也是佛教石窟寺从印度北传中国后,地域位置最西的一处石窟群,受到了印度、中亚乃至中原北方佛教艺术的多重影响,既可称作西域地区佛教石窟寺的典范,又是印度与中原北方石窟的媒介。它以独特的洞窟形制和壁画风格,明显揭示出佛教经西域地区由西向东的传播轨迹,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过程、即龟兹风格,成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
位置: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的木扎提河北岸壁上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70元
开放时间:夏令4月中旬-9月30日9:30-19:00,17:00停止入场,冬令10月1日-次年4月中旬10:00-18:30
苏巴什佛寺遗址
苏巴什佛寺遗址于3-10世纪持续沿用,是西域地区保留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筑群遗址。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古龟兹地区长期作为西域佛教传播中心的历史。以出土的丝织品、古钱币、器物和文书等遗存佐证了丝绸之路古龟兹地区发生的多种文化和商贸交流。
位置:新疆库车县城西北20公里处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25元
开放时间:10:00-19:00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是4-10世纪持续开凿于黄河岸边的丝绸之路要道上、保留最早纪年题记的石窟寺。炳灵寺石窟位于东西南北交通的要冲附近的位置致其佛教艺术受到了同时代西方、南方和中原的多重影响,保存迄今在中国佛教石窟寺内发现的最早的纪年题记。炳灵寺石窟是佛教初传入汉地时中国早期石窟面貌的特殊证据。
位置:甘肃省永靖县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50元,第169特窟300/人
开放时间:9:00~17:00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5~13世纪,是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寺。是中国石窟遗产中西魏、北周石窟的代表窟群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石窟群经云冈石窟汉化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麦积山石窟以其明显的反映中国佛殿建筑形象的石窟形式、最早期的经变画等遗迹,影响广泛,成为丝绸之路佛教艺术自东向西影响的转折性阶段重要遗迹。
位置: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90元
开放时间:夏季(5月1日-10月31日)8:30-17:30,16:30停止售票;冬季(11月1日-次年4月30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
彬县大佛寺石窟
彬县大佛寺石窟建于7~10 世纪,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其唐代泥塑大佛为长安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的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
位置: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城西十公里的泾河南岸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20元
开放时间:8:00-18:00
大雁塔
大雁塔是8 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大雁塔作为大慈恩寺内重要建筑,也是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唐长安城的名胜之地、标志性建筑。
位置:西安市雁塔区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旺季:大慈恩寺50元,登塔30元;淡季:大慈恩寺30元,登塔20元
开放时间:08:00-17:30
摄影:苏唐诗
摄影:孔中翔
摄影:王进
摄影:屈涛
小雁塔
小雁塔建于公元8世纪,是中国唐朝国都长安荐福寺的佛塔。荐福寺是长安城内最为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唐代高僧义净西行印度求法归来后曾在寺内翻译佛经,主持唐代长安三大佛经译场之一的荐福寺译场,促进了佛教在中国中原地区的传播。唐代很多外国和尚在此研究佛学。小雁塔历经1300多年,塔尖两层被地震震毁,但仍保持了唐代初建时的风貌,是佛塔这种建筑形式初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珍贵例证。
位置:西安市碑林区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00-18:00(每周二闭馆)
兴教寺塔
兴教寺塔是佛教传播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墓塔,展现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及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其所在的兴教寺为佛教唯识宗重镇,兴教寺三塔即为唯识宗的三位祖师墓塔,在佛教传播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位置:西安市长安区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00—18:00
张骞墓
位置:陕西省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
是否对外开放:是
门票:20
开放时间:陕西省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
河南
遗址点名称 | 地理环境 | 历史年代 (世纪) | 历史功能 | 丝路 地位 | 主要形象特征 |
汉魏洛阳城遗址 | 中原地区 洛阳盆地 | 公元1~6世纪 | 帝国都城 | 东方起点之一 | 东汉-北魏时期中原都城的格局(中轴线+内外城) |
公元7~10世纪 | 帝国都城主入口区 | 都城要素 | 隋唐时期都城入口要素=城门+里坊+天街 | ||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 中原地区 秦岭东段余脉 | 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 | 关隘 | 交通保障设施 | 汉代交通地形环境 |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 公元前2世纪前~公元20世纪 | 古道 | 交通遗迹 | 起始于汉并长期沿用的交通地形环境 |
陕西
遗址点名称 | 地理环境 | 历史年代 (世纪) | 历史功能 | 丝路 地位 | 主要形象特征 |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 中原地区 关中盆地 | 公元前2世纪~公元1世纪 | 帝国都城的宫城 | 丝路东方起点 | 汉帝国政令中心形象=大哉威哉 |
公元7~10世纪 | 帝国都城的宫城 | 东方起点之一 | 唐帝国政令中心=大唐盛世 | ||
彬县大佛寺石窟 | 公元7~10世纪 | 佛教石窟寺 | 唐代地方大佛样式 | ||
大雁塔 | 公元7~8世纪 | 佛塔 | 中国现存最大的四方楼阁式砖塔+城市地标 | ||
小雁塔 | 公元8世纪 | 中国现存最早的唐代密檐砖塔 | |||
兴教寺塔 | 公元7~12世纪 | 舍利塔 | 佛教唯识宗的三位祖师墓塔 | ||
张骞墓 | 中原地区 汉中盆地 | 公元前2世纪~今 | 墓葬 | 关键人物 | 见证意义 |
甘肃
遗址点名称 | 地理环境 | 历史年代 (世纪) | 历史 功能 | 丝路 地位 | 主要形象特征 |
玉门关遗址 | 河西走廊 祁连山北麓戈壁 | 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 | 关隘 | 最重要的交通设施 | 关城+烽燧+长城=1套 |
锁阳城遗址 | 约公元7世纪~公元13世纪 | 城堡 | 交通保障性城址 | 荒漠+长距离交通 夯土技术+城堡形制 | |
悬泉置遗址 | 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 | 驿站 | 交通保障设施 | 戈壁荒漠+长距离交通+汉代驿站形制 | |
炳灵寺石窟 | 河西走廊 黄河北岸 | 公元4~10世纪 | 佛教石窟寺 | 黄河岸边+石林 | |
麦积山石窟 | 中原地区 秦岭西段余脉 | 公元5~13世纪 | |||
彬县大佛寺石窟 | 中原地区 关中盆地 | 公元7~10世纪 | 关中盆地 |
新疆
遗址点名称 | 地理环境 | 历史年代 (世纪) | 历史 功能 | 丝路 地位 | 主要形象特征 |
高昌故城 | 天山南麓 吐鲁番盆地 | 公元前1世纪~公元14世纪 | 唐西州 高昌国 高昌回鹘国都等 | 中心城镇 交通枢纽 | 绿洲城镇+火洲 天山南麓第一大中心城镇遗址=格局+夯土+佛教 |
交河故城 | 公元前2世纪~公元14世纪 | 车师部落 唐安西都护府 | 中心城镇 | 选址特征 保存最好 减地造技术 | |
北庭故城遗址 | 天山北麓 | 公元7~14世纪 | 中心城镇 | 天山北麓=草原 唐—元代草原城市=城址形制+夯土技术+佛教遗址 | |
苏巴什佛寺遗址 | 天山南麓 | 公元3~10世纪 | 龟兹佛寺群 | 选址=依山临水,交通关隘 | |
克孜尔石窟 | 公元3~9世纪 | 选址=依山面水 中国境内最早石窟寺=西域影响+本土化 |